Nespresso 咖啡主管:咖啡粉囊背後的故事

職場

發布時間: 2015/03/27 14:00

最後更新: 2015/05/08 10:01

分享:

分享:

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Nespresso的出現帶來方便,換來的批評是味道不及手沖咖啡,即用即棄的咖啡粉囊造成浪費等。品牌的咖啡部主管Karsten Ranitzsch近日首度來港,從揀選咖啡、協助咖啡小農提升生產力、以最高價向農民買入咖啡豆、回收鋁製粉囊等,一一道出小小咖啡粉囊背後的故事。

這咖啡大品牌發現,小型咖啡園出品的咖啡質素其實更高,現時品牌有84%的咖啡生豆來自計劃的咖啡小農,他們的咖啡都是全球品質最好的1%至2%。

咖啡豆雖然細細粒,但不能忽視它散發出的誘人濃香,Karsten Ranitzsch是Nespresso咖啡部主管,掌管的正是這些小豆,同時掌握用家的舌頭,以及品牌的命脈。

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Karsten的祖母是咖啡愛好者,教他認識咖啡,也讓他對咖啡著迷,「我很喜歡看她沖咖啡,喜歡咖啡的味道。」

要不是愛咖啡之人,很難想像他20多年來,每天要飲大量咖啡,而從未想過離開這行業。

咖啡的好壞,必須親自摸過、聞過、飲過,選定咖啡產地後,Karsten先試過咖啡的味道,然後接觸咖啡農場主人,邀請他們加入「AAA可持續品質計劃」,他幾乎親自去過每個採購地。

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自2003年推出計劃,截至2013年底,Nespresso有84%咖啡生豆來自參加計劃的咖啡農,約6.2萬多人,

我們不會刻意選大或小的咖啡農場,但很多時質素高的咖啡多數在小型農場出現。

逾九成參加計劃的農夫來自小型農場,咖啡園佔地可能不足1公頃,為甚麼他們的咖啡質素更好?

大型農場要顧及產量,品質自然受影響,而小農多在斜坡種植,雖然難耕作,但質素更好,好似種葡萄一樣,

農夫對自己的咖啡相當自豪,他們喜歡大自然,投放很多心機照顧農作物,不會破壞大自然,因為大自然對他們很重要。

計劃由Nespresso與國際環保團體Rainforest Alliance合作,聯同當地非牟利團體,解決咖啡農的困難,有些農夫借貸投資在咖啡園,但數百美元的債務也無法清還,計劃會先解決他們的即時債務,再教他們整理帳目,避免重蹈覆轍。

只選最好的1至2%咖啡豆

另一主要目的是協助咖啡農改善產量,提高生產力,

我們有個資料庫,追蹤咖啡園的產量,再預視我們可買多少咖啡豆,再想如何在同一塊農田上增加產量,我們不希望給咖啡農過度期望,叫他如何做、如何改善,用他們的咖啡園增產,但不買他們的咖啡。

有時候為提升咖啡質素,需要改變咖啡豆的處理過程,Karsten說試過為限量口味而要求咖啡農延遲收割,提出要求前都保證購入咖啡,相反,咖啡農可選擇是否賣給Nespresso,

我們揀選全球最好的1%至2%咖啡豆,我們不買,自會有其他買家去買,所以我們一定要出高價。

國際品牌Nespresso找上門,免費提供技術支援,甚至保證以「至高價」買豆,咖啡農仍有權選擇是否參與,雙方沒有任何合約,就連增加產量的改善工作進度都由他們自決。

Nespresso以最愛歡迎的咖啡粉囊味道Arpeggio(紫色)、Volluto(金色)、Vivalto Lungo(藍色),製成低因咖啡,以紅點作標記。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修健補種可持續發展

咖啡園需要定期修建,不單是園內設備和工具的改進,而是包括咖啡樹的「修建」,

農民需要有系統的修建和補種,確保有穩定收入和生產,否則年復年的生產量只會下降,這是我們保護農民的方法,也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,因為最終他們要脫離我們的協助,獨立在市場上營運。

與農民達成合作一般需時數個月至兩年不等,視乎品牌在區內是否已有工作進行,有些時候是受制於當地的基礎設施,

非洲的咖啡豆貿易市場主要經過拍賣,買家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咖啡農,即是你不會知道所買的咖啡豆從何而來,他們更不容許你追蹤咖啡園,而這是我們需要的,所以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能在當地進行計劃。

推出低因咖啡 不怕喝完睡不著

Karsten跟記者做了兩次測試,分別試飲兩組咖啡,分辨哪一杯是品牌新推出的低因咖啡,飲完的感覺是,味道似乎有些分別,但就是說不出哪一杯是低因咖啡。

之後他拿出粉狀的咖啡因給記者嘗試,味道奇怪而味重,難以想像低因咖啡的味道與正常咖啡如此相近。

身為咖啡部主管的Karsten Ranitzsch,猶如一個科學家,不斷為品牌旗下產品的味道研究改善,每日要飲多少杯咖啡?他只記得是很多。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Nespresso推出3款低因咖啡,Karsten說減除咖啡生豆中的咖啡因,其中一個方法是水洗法,另一個方法是在咖啡豆浸水前,以二氧化碳抽走咖啡因,他強調兩個都是天然做法。

自設回收站 回收率鋁製粉囊

早餐、午餐、下午茶各一杯咖啡,已經用了3個粉囊,英國《每日郵報》訪問了美國膠囊咖啡品牌Keurig的發明者John Sylan,他在訪問中提到對自己的發明大感後悔,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,雖然技術已改善,Nespresso亦有回收計劃,但問題在於沒有太多人願意踏出這一步。

Nespresso在30個國家自設廢棄粉囊回收體系,處理在全球1.4萬個回收站所得的粉囊。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Nespresso的粉囊採用鋁製,Karsten解釋,氧氣是咖啡的最大敵人,容易令咖啡變味,鋁可將咖啡的香氣保存得最好,而鋁亦是可回收物料,再生鋁所產生的碳排放,比首次生產時節省95%,加上鋁的重量輕,可節省運送過程的碳排放。

Nespresso的回收計劃於2001年在總部瑞士展開,截至2013年底,在全球專門店和社區設立了1.4萬個回收站,回收率約80%,再生鋁會用作其他鋁製品,如鋁窗等;香港在ifc和Elements的店舖都設有回收桶,如果是網購送貨上門,可在收貨時將舊粉囊給職員回收。

港人愛濃味咖啡

咖啡和紅酒本身有很多相似點,Roger Staeheli 說討論兩者味道時,都以果香(Fruity)、酸度和苦澀度等來形容,他希望隨著香港人對飲咖啡的要求愈高,重視程度會愈來愈高。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Nespresso香港及澳門地區經理Roger Staeheli說,品牌講求全球統一,包括產品和形象,但要在各地取得成功,必須本地化,例如要了解港人飲咖啡的習慣,以及步入店舖的期望等,「不同地方的人對服務水平要求不同,香港人的期望很高,加上店舖位處高級商場,期望更高。」

歐洲人的生活與香港大不同,餐後一杯咖啡,在歐洲幾乎是必然的事,對於瑞士籍的Roger而言,更是用餐後的一個完美句號,他留意到港人講究食物和葡萄酒的配搭,但對咖啡未夠重視。

咖啡是一餐中的最後一道菜,你不會想享用3、4小時美酒佳餚後,結尾是不好的嗎?

Roger形容歐美餐廳為客人送上餐後咖啡,已如一種制度,他希望香港也能「制度化」。

近年港人對咖啡興趣愈來愈大,會在家沖咖啡的仍屬少數,多數在咖啡室、辦公室或餐廳飲咖啡,

歐洲人習慣在家食早餐,可能只短短10分鐘,香港不甚普遍。

Roger來港一年多,發現香港有很多小型咖啡店,售賣高質素咖啡,「這顯示咖啡市場有吸引力」,他認為非家用市場更不能忽視,品牌設有商用部門,對象是酒店、餐廳等,咖啡機設計不同,口味選擇亦有10種。

歐洲人以飲意式咖啡Espresso為主,港人飲咖啡習慣與美國人相似,喜歡大大杯,一呷便呷足半天。(相片來源:iMoney智富雜誌)

《金融時報》去年一篇文章引市場調查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,2013年全球咖啡粉囊銷售量達108億美元(約842億港元),Nespresso佔當中34億元(約265億港元),即市佔率約三分之一。

以現時每個粉囊售價約5.5元,較市面同類產品略高,Roger不願透露定價標準和在港銷量,只說去年售銷有增長,當中以濃味粉囊的銷情最好,

香港人飲咖啡習慣加奶加糖,而且鍾意飲大杯,濃一點比較適合。

(節錄)

原文刊於《iMoney智富雜誌》387期(收費閲讀),標題經TOPick修改,原題為「專訪Nespresso咖啡主管 咖啡巨企 鍾情小農靚豆」

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

撰文 : iMoney 智富雜誌